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历史沿革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南昌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境内的安义曾出土过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三苗时期南昌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禹贡》属扬州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南昌地处吴、楚交界,吴楚相争多在于此。《左传》记载: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
秦属九江郡,浔阳,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千米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291年(晋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随着东晋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29°11'之间。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千米;总面积7195平方千米。
地貌
南昌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为丘陵;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__,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全境以平原为主,占35.8%,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气候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9℃,极端历史最低气温-15.2℃。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
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对农业生产有利。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1986~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建、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风力较大,属风能可利用区;安义不临鄱阳湖,除特殊地形外,风力较小,无利用价值,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水文
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青岚湖、军山湖、金溪湖、瑶湖、白沙湖、南塘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碟子湖、孔目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南昌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城市环境优美宜人、旅游行业促进城市的发展、交通发达、物价居中,适合居住。
1、所处地理位置重要
南昌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比较重要的,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上下位置分别相连长珠城市群,左右两侧紧连福厦和武长,自古就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美誉,所以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2、城市环境优美宜人
南昌作为首批进行低碳试点的城市之一,曾经获得了多项殊荣,在南昌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城市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天空碧蓝,空气清新,是比较适合居住、旅游、养老的城市地区。
3、旅游行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4、交通发达
南昌地处京九线,是该条交通要道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京九、浙赣、皖赣铁路线相交于此。目前,正在打造一个通过高速公路行驶六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八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圈。
5、物价居中,适合居住
南昌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城市,民风淳朴,当地的物价也是处于居中的水平。因此,是一座适合居住的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昌市
这个地方属于江西省。
根据识典百科显示,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地处江西省中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介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10’~29°11'之间,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千米,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
南昌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拥有600余处文化遗址,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西南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南昌市,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南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每当清晨南昌的各大公园里就聚满了晨练的人群,舞剑的舞剑、舞蹈的舞蹈,一片自然祥和之景象,在吃过早点之后孩子们上学大人们上班生活怡然自得。
大街上的人群络绎不绝好生热闹,音乐喷泉成了南昌人在饭后的节目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每当看到喷泉的时候心中总会肃然起敬还会带有一丝自豪之情,南昌就是这么一座充满活力热情的城市。
南昌景点
1、滕王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
2、怪石岭
怪石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溪霞镇境内,占地面积约4200余亩,是集爬山观赏、餐饮住宿、真人CS、水上乐园为一体的4A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溪霞怪石岭奇石横生,各种形象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主要景点有观光长城和怪石部落。
3、南昌市博物馆
南昌市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展厅有两处,分别位于灌婴城楼、绳金塔千佛寺。南昌市博物馆全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600平方米,灌婴城楼展厅位于象湖景区旁,分为东厅、中厅、西厅三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昌市博物馆
南昌市的词语解释是:江西省省会。在省境北部、赣江下游、向九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豫章、洪都。1926年设市。人口151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此领导武装起义。建国后建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名胜古迹有百花洲、青云谱、滕王阁等。有江西大学等高等学校。
南昌市的词语解释是:江西省省会。在省境北部、赣江下游、向九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豫章、洪都。1926年设市。人口151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此领导武装起义。建国后建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名胜古迹有百花洲、青云谱、滕王阁等。有江西大学等高等学校。结构是:南(上下结构)昌(上下结构)市(上下结构)。拼音是:nánchāngshì。注音是:ㄋㄢ_ㄔㄤㄕ_。
南昌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关于南昌市的成语
乐昌破镜光昌流丽乐昌分镜昌言无忌乐昌之镜繁荣昌盛昌亭旅食日富月昌羊枣昌_谔谔以昌
关于南昌市的词语
昌_羊枣五世其昌羊枣昌_繁荣昌盛光昌流丽武昌剩竹乐昌破镜日富月昌乐昌之镜昌言无忌
关于南昌市的造句
1、中等身材,朴素大方的衣着,清癯瘦削的面庞,浓眉下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芒———这就是南昌市人大代表、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董事长陈年代。
2、真诚欢迎有实力的机构与我们一道参与南昌市的城市建设。
3、胡朋同志为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姜伟杰同志为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副庭长。
4、日前,南昌市民朱女士质疑柔婷美容美体店收费虚高。
5、南昌市西湖机械厂是国内数控电加工设备专业生产厂家,专门从事电加工数控精密机床的生产和销售。
南昌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
根据查询南昌市人民政府网显示,南昌现辖三县六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
南昌市面积7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3
75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