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壹周生活广告有限公司是2005-01-26在江苏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银城花园137号401室。
南京壹周生活广告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06771297260Y,企业法人胡俊莲,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京壹周生活广告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各类广告;企业营销策划;经济信息咨询;广告工程展板设计、安装、施工;寄递服务(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6508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76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盐城市壹周广告有限公司 电话:0515-81080808
工作待遇好
泰州壹周风采传媒中心双休、白班、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录用后缴纳社保等福利
泰州壹周风采传媒中心位于泰州中嘉国际装饰城32幢305室01间,经营项目是广告设计、代理等
上海知名报纸
在上海地区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上海知名报纸有《青年报》、《东方早报》。生活服务类的报纸有《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外滩画报》等。另外知名的广告报纸还有:《东方体育日报》、《上海证券报》都很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上海知名报纸申江服务导报(申报)1.00
上海壹周1.00
上海星期三1.00
完全生活手册2.00
-----------------------以上为每周一次
喷绘、写真
,新闻晨报0.7
新闻午报(新报)0.5
新闻晚报0.5
新民晚报0.7
青年报0.5
--------------------以上天天有
销量比较好的是新报和申报,新民晚报更不用说拉,纵横几十年了
当记者去吧。。即使小报也行。创意文案不行地
海媒体比拼小姿(首发《青年记者》)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530次)
要研究上海本埠纸媒体间的竞争,就要知道上海的两大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而知道了这两大报业集团之后,很大程度上已经理清了上海纸媒体竞争的格局。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组建于2000年10月9日,由《解放日报》《新闻报》系列、《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小说》、《报刊文摘》、《民主与法制时报》、《全球论坛》、《I时代》、《房地产时报》、《新上海人》、《支部生活》、解放日报网络版9报3刊1网组成。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是以以文汇报社和新民晚报社为基础组建的报业集团,成立于1998年7月25日。由《文汇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文汇读书周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家庭报》、《行报》、《新民体育报》、《新民围棋》、《新闻记者》、《漫画世界》、《萌芽》、《Shanghai Daily》、《文学报》、文汇报网络版、新民晚报网络版9报5刊2网组成。
要说上海本埠的媒体间的竞争,首先就不能不提两个报业集团的主打报纸《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之间的竞争。解放日报创刊于延安时期,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目前是上海市委党报。文汇报创刊于1938年,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在全国亦有较大影响。虽然是两个报业集团的主打报纸,但是实际情况就是由于大比率的读者都属于公费订阅,而且往往两份报纸都订,所以双方几乎没有太大的竞争。但是,从广告份额来看,《解放日报》的广告额是《文汇报》的3-4倍,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虽然在去年10月8日《文汇报》进行了改版,意图增加时代性,但是由于这主要是争取自费订阅读者,对于《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之间的竞争影响不大,所以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申江服务导报》是一份由解放日报主办的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周报,创刊于1998年1月1日。当时上海的报业市场还缺乏一份真正文化娱乐休闲类的报纸,所以当《申江服务导报》一经诞生之后,1元的低价,全新的概念与风格,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印刷,丰富多彩的内容,引领着时尚与潮流立刻博得了上海时尚男女的宠爱。发行量由最初的7万份很快上升到40万份。
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对于《申江服务导报》真正产生冲击的并不是同等规模的文汇新民旗下的《上海星期三》,而是出版《故事会》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旗下的《上海壹周》。2000年10月12日,星期四上午,《上海壹周》创刊号在上海各报亭出摊。下午14:30,5万份全部卖完。之所以会创造这样的奇迹,虽然曾经有人探讨过其中的原因,但是就笔者看来其实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解释了,那就是--"小资"。小资已经成为了全国青年的爱好,但是唯有上海的年轻人是小资到了骨子里面去的。《申江服务导报》的崛起就是因为大量报道了娱乐休闲资讯给了沪上青年小资的感觉,然而伴随着《申》的扩版,小资的味道越来越淡。这个时候,全新打造的小资小资更小资的《上海壹周》自然就成为了上海青年人的新宠。
在《上海壹周》咄咄逼人的气势之下,《上海星期三》、《申江服务导报》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迎接竞争他们也在转型,《申江服务导报》逐渐更侧重实用性,很大的篇幅都留给了餐馆、机票、培训等实用信息的刊登,内容也更侧重都市青年的方方面面,不再仅仅是原来的娱乐休闲时尚。至于《上海星期三》,始终在努力改善自己内容不行的劣势,并且把自己的定位努力往上提,对准了那些具有相当购买了的读者,内容以高档时尚休闲为主,并且率先的推出了豪华月末版,的确也抢回了不少的市场。
必须承认的是,在这场竞争中,《上海壹周》始终还是处于竞争的优势,这一点从三份报纸的发行日期可以看出。《上海星期三》、《申江服务导报》最初都在周三发行,《上海壹周》在周四发行。当《上海壹周》把发行日期提前到周三一段时间之后,《上海星期三》、《申江服务导报》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发行日期提前到了周二,期望能通过日期上的优势避免与《上海壹周》的直接竞争,以保持现有的竞争格局。
但是,同样必须注意到的就是,《上海壹周》在竞争上的优势并没有反映到广告份额上来,仍旧以2002年2月的广告额为例,《申江服务导报》为1010.61万,而《上海壹周》仅为97.38,连前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对于一份从创建初始便按照市场化要求来操作的报纸来说,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既然讲到了《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之间的竞争,那么似乎应该顺带提到《新民周刊》,虽然前三者是定位于娱乐文化休闲的周报,而后者定位是政治经济方面的周刊,本来没有可比性,但是考虑到发行周期都是一周,而且面对的都是高收入或者潜在高收入的白领、准白领阶层,而一个人每月的书报消费往往是固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新民周刊》与前三者是有弱竞争关系的。
《新民周刊》创刊于1999年,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脱胎于《新民晚报》,事实上《新民周刊》在内容上也继承了《新民晚报》大而全的特点,而在这个大而全的背后,似乎就少了一分棱角,很难从《新民周刊》中看到媒体人所追求的猛料。而这种温和,也许就决定了《新民周刊》很难走出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和他的目标对手,比如《新周刊》、《三连生活周刊》、《南风窗》进行竞争,也许,就像《新民晚报》一样,《新民周刊》从诞生就注定了是不能离开上海这样的土壤环境而发展的。
上海从来不是一个媒体竞争激烈的城市,所以严格意义上能够称作竞争也就是《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三者之间的竞争。观察这三者之间的竞争,对于我们理解上海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好和上海纸媒体市场的特性是非常有好处的。
网络写手
生存状态:铺天盖地的网络原创小说、评论滋生了一大批网络写手,李基滨便是其中一员。他2000年上网写作,小说《小雪》获第二届“榕树下”原创作品大赛入围奖,《泼熊英雄传之CEO版》获得《南方周末》娱乐版征文最佳创意奖。广告公司文案的全职工作似乎远远不能满足他写作的欲望,他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上网写作,3年内写了近10万字的作品。
职场揭秘:网络写手往往不满足于只是一名网络写手。老一辈的网络写手安妮宝贝、李寻欢等,自出名之后,已经不在网上写作了。时下的一些新锐写手,多是高校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课余时间就在网上写作。看来,网络已经成为写手们发展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驿站。
游戏写手
生存状态:只要是游戏发烧友,一定人手一册《游戏攻略》。其中对如何过关、升级、夺宝都详加指点,让菜鸟转身跃为super?鄄player。如此高深的“玩家秘笈”,便是游戏写手的杰作。写手负责撰写整个游戏的前瞻、攻略、评论,而想写得精彩、到位,首先就要把游戏先玩上几遍。这样的撰写过程可谓“呕心沥血”。
职场揭秘:新游戏一出,写手们就要玩命似的赶稿。有时要翻译国外的游戏资料,有时要亲自上阵玩游戏,50字的游戏攻略往往要5小时才能琢磨出来,这样的“mon?鄄ey”的确不好赚。写手生涯绝不像玩家想象的那样轻松惬意,在一步步成为竞技高手的同时,对游戏的感觉也从迷恋转化为彻底的厌倦。
大内写手
生存状态:“大内写手”是个时髦的称呼,其实是指给企业内刊撰稿的人。千万别小看企业内刊,不少知名专家都会给内刊撰稿,有些内刊因此成了各路高手云集之地。在高额稿酬的背后,是文章质量、作者名声的严格考验。纯文学类的散文好写,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具体问题或者是产品、技术的专业状况分析,许多人就无法胜任了。
职场揭秘:想当一名“大内高手”,了解企业内刊的定位和走势是非常必要的。现代企业大多注重树立企业品牌,推广企业文化,而内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阵地。那些致力于宣传企业文化的外向性内刊,是“大内高手”的投稿乐园。
特约撰稿人
生存状态:针砭时弊的杂文写手、风花雪月的散文家、影评人、乐评人是今天的时尚类报纸不可缺少的新鲜血液。A君是电影音乐的发烧友。3年多来,乐此不疲地做着自由撰稿人,平均每个月发表1万多字,经常找他约稿的有《上海壹周》和《采风》。
职场揭秘:想成为“名利双收”的特约撰稿人并不容易。A君除写作外,还经常出差作专访,忙得团团转。B君,大学三年级学生,有幸被某出版社相中,要帮他出书。编辑要求他每天写5000字,在30-50天内完成初期稿件。为了挖到人生第一桶金,B君昼夜不分,废寝忘食地赶稿,原本随兴而发的灵感创作,如今就像带着镣铐起舞。(文/邵丽蓉)
我们这样做报纸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1847次) 时间:2001年05月24日 14:22 来源:郭为中 原创-IT
2004
§ 获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颁发“香港名牌”。
2005
§ 获《福布斯》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200区最佳中小型企业之一
§ 获《广州日报》颁发第二届「港澳优质诚信商号」及「我至喜爱香港十大品牌」
§ 旗下中华珠宝鉴定中心获取ISO17025 (翡翠)认证
2006
§ 获《Retail Asia》颁发「2006亚太区最佳零售商500强」
§ 获国际独立品牌仲裁组织「超级品牌」颁发「2005/2006超级品牌」
§ 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最佳创建品牌企业奖2006」
§ 获《广州日报》颁发第三届「港澳优质诚信商号」及「我至喜爱香港十大品牌」
§ 荣获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颁发「2006全国最喜爱企业品牌大奖」及「2006我最喜爱的香港名牌金奖」
2007
§ 获《Retail Asia》颁发「2007亚太区最佳零售商500强」及香港十大最佳零售商
§ 获国际独立品牌仲裁组织「超级品牌」颁发「2006/2007超级品牌」
§ 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最佳创建品牌企业奖2007(大中华区)」
§ 获《广州日报》颁发第四届「港澳优质诚信商号」及「我至喜爱香港十大品牌」
§ 荣获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颁发「2007全国最喜爱企业品牌大奖」及「2007我最喜爱的香港名牌金奖」
2008
§ 获《Retail Asia》颁发「2008亚太区最佳零售商500强」及香港十大最佳零售商
§ 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最佳品牌企业奖2008(大中华区)」[2]
§ 获《广州日报》颁发第五届「香港优质诚信商号」、「澳门优质诚信商号」、「我至喜爱香港十大品牌」及「我至喜爱澳门十大品牌」
§ 获《东周刊》举办的「大中华优秀品牌大奖2008」
§ 荣获《资本壹周》颁「2008资本壹周服务大奖」
§ 荣获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颁发「信誉企业品牌大奖」及「香港名牌金奖品牌」
§ 位于番禺的珠宝生产厂房通过ISO 9001: 2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
2009
§ 获《东周刊》颁发「香港服务大奖2009」
§ 旗下中华珠宝鉴定中心获取ISO17025 (钻石)认证
§ 荣获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颁发「中国信誉企业认证」
§ 获《TVB周刊》颁发最强人气品牌大奖2009
§ 获《广州日报》颁发第六届「香港优质诚信商号」、「澳门优质诚信商号」、「我至喜
爱香港十大品牌」及「我至喜爱澳门十大品牌」
2010年
获《东周刊》颁发的香港服务大奖
获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颁发『2009香港环保卓越计划-制作业优异奖』
电视广告『爱很美母爱篇』于由亚洲电视主办的『第十五届十大电视广告颁奖典礼』中,获选『十大最受欢迎电视广告』
获《TVB周刊》颁发杰出企业形象大奖2010
获《东周刊》举办的『大中华优秀品牌大奖2010』
于「2010全国消费者最喜爱品牌」评选中,获得『香港名牌金奖品牌』
获生产力促进局颁发『2010香港杰出企业公民奖-制造业组别铜奖』
获南方都市报颁发『最受消费者信赖奖』